新版笔趣阁 > 玄幻魔法 > 诸天旅行从地下交通站开始 > 第二百三十五章 面见建文(1/4)

第二百三十五章 面见建文(1/4)

有声小说,新版笔趣阁在线收听!
太子爷并未出席大朝会。

李煜连夜遣人告知老爹此事,太子爷便恰到好处的提前“病倒’了。

很明智的选择!

朱高炽一直是以仁孝太子的面目视人,怎能行此不仁之事?上了朝堂必须得出言反对,维持自己的人设才是!

可此事是皇帝钦定的,反对也无用,弄不好还会落下一个忤逆之名。

只能病的恰到好处!

大朝会上,言辞激烈,多位都察院御史与六科给事中皆出言反对皇帝行此不仁之事,更有甚至,甚至要撞死在大殿之内。

只是那撞柱行为,却慢吞吞的,被同僚抱住。

此御史被当场下令拖下去廷杖,用心打!

满朝文武皆大为赞同,尤其是那帮刚刚出言反对的御史言官,更悄悄用仇恨的眼神瞧着被拖出去的御史:

皇帝要整死土人,关大明百姓何事?土人什么时候也算人了?大家伙一起顺便反对一下,皇帝就当咱们放屁,可咱们也能顺手捡个好名声,惠而不费的事情,你好我好大家好,满朝和谐啊!

偏这时候你跳出来以头撞柱,邀直买名!显你能了?合着全天下就你一个仁义之人?你如此做,不就显得我们这帮御史言官假仁假义吗?陛下干得漂亮啊!打!打死你个“鹤立鸡群”的王八蛋!

出了“死谏”这事儿,朱棣脸上不太好看,此时,还得是那帮勋贵善解人意啊!

二代成国公朱勇当即站了出来,声泪俱下,称若是陛下不对交趾土人行此绝户之策,他便要当场撞死在蟠龙柱子上!

要说满朝文武谁最仇视交趾土人,那肯定是成国公朱勇无疑了!他爹朱能当年就是病死在出征安南的路上的,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!

若是朱能在京城养病,不用舟车劳顿,说不定就活下来了呢?所以都怪那帮安南猴子!截杀使臣,惹了陛下雷霆之怒!

不就是死谏嘛!咱武勋也会!

成国公带头,一大帮武将勋贵哗啦啦全跪了下来,以死直谏,皇帝“被逼无奈”,只能下了“招纳交趾土人北上务工”的诏令。

史官以春秋笔法记录下了这一幕。

下了朝,朱棣并未会鸡鸣寺,李煜也未去武英殿处理朝政,祖孙二人带着一队锦衣卫出了宫,在江边码头坐上行舟,沿江而下。

至镇江府,南下入运河,平流平缓,船行很慢。

朱棣受不了这个磨叽劲,索性下了船,早有锦衣卫从驿站调来快马一行数十人骑马南下无锡。

及至天色擦黑,赶至无锡城外,城门已经关闭,祖孙俩也无进城意图。

绕过无锡城,直奔城南灵山寺。

灵山寺山门大开,早有锦衣卫提前几天便做好了防护工作。

徐滨也在山门处等候,不过却并未入寺,只是告知朱棣,建文帝已在佛塔九层等候。

朱棣迈入灵山寺,寺中后山山巅有佛塔,木质,九层。

一名垂垂老矣的僧人正在塔外等候,见了皇帝,不过合十一礼,并未说话,让开塔门,恭请朱棣入内。

朱棣挥挥手,带来的锦衣卫四散开来,消失在佛塔周边。

见大侄子,朱棣只打算带太孙进去。

李煜先入内扫了一眼。

佛塔低矮,第一层内燃着多盏长明蜡烛,塔壁上镶嵌着多座佛像佛像黄铜鎏金,在烛火下爷爷熠熠生辉。

嚯!这帮秃驴够有钱的啊!真他娘的我佛不度穷鬼啊!光看这么多蜡烛,就不是一般的乡下土财主用得起的!

李煜眼珠转动,心里起了坏心思。

等啥时候得空了,咱也效仿一下三武一宗!

和尚嘛!就该老老实实打坐念经,苦修自身以求正果,老把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